别名:
土黄连、牛金花、八步紧、断肠草
科属:为罂粟科白屈菜属植物
学名:
Chelidonium majus L.
类 别:
全草类
分布:
全国分布,
东北、内蒙古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山西、江苏、江西、浙江等地均有栽培.
形态特征:
植株高度:
30--90cm
主根圆锥状,土黄色。茎直立,高30~100厘米,多分枝,有白粉,疏生白色细长柔毛,断之有黄色乳汁。叶互生,1~2回单数羽状全裂;基生叶长10~15厘米,全裂片2~5对,不规则深裂,深裂片边缘具不规则缺刻,顶端裂片广倒卵形,基部楔形而下延,上面近无毛,下面疏生短柔毛,有白粉;茎生叶与基生叶形相同。
花数朵,近伞状排列,苞片小,卵形,长约1.5毫米,花柄丝状,有短柔毛;萼片2,早落,椭圆形,外面疏生柔毛;花瓣4,黄色,卵圆形,长约9毫米;雄蕊多数,花丝黄色;雌蕊1,无毛,花柱短。蒴果条状圆柱形,长达3.5厘米。种子多数,卵形,细小,黑褐色。有光泽及网纹。花期5~7月。果期6~8月。
用途:
可做药用.
此外,尚有大花白屈菜,花较大,花瓣广卵形,长1.3~1.5厘米。分布东北各地。
来源:为罂粟科植物白屈菜(土黄连)Chelidonium majus L.的全草。
生长于山坡、水沟旁,林缘草地或草丛中。
采制:夏、秋季采挖。洗净,阴干或迅速晒干。
成分:含白屈菜酸(chelidonic acid)、白屈菜碱(chelidonine)、原鸦片碱(protopine)、白屈菜红碱(chelery thrine)、小檗碱(berberine)、黄连碱(coptisine)等。
药理:
白屈菜醇提取物体外试验表明,对人食管癌细胞(Fca-109)有明显杀伤作用,以生药浓度0.1和0.2mg/ml的醇提取物培养2日,杀伤率分别为55%和61%。浓度1、5、10、20、30mg/ml的试验结果表明,其对Fca-109的杀伤作用随浓度加大而增强。白屈菜甲醇提取物对小鼠肉瘤(S180)和艾氏实体瘤(ESC)有明显抗癌活性,连续7日,总剂量在350mg/kg和700mg/kg时,对小鼠内瘤(S180)的抑瘤指数分别为0.45和0.55,对艾氏实体癌(ESC)的抑制指数分别为0.44和0.52,且毒性较小。另外从白屈菜中提取到的一种新物质ukraine对恶性肿瘤细胞有很强的杀伤力[牛长群,等。中国药学杂志,1994,29(3):138]。
临床:用于治疗消化道及呼吸道癌瘤。
(1)奥地利学者从白屈菜中分离出一种新的潜在抗癌物质--乌克兰(ukrain),用此(乌克兰)治疗300例肿瘤患者,30%患者肿瘤消退,停止转移,并证明本药能增加肿瘤细胞氧的消耗,从而使之死亡[国外药讯,1986(12):22]。
(2)元枣根70g,白屈菜、楤木、苡仁、刺五加各30g,三棱、莪术各9g(或元枣根90g,白屈菜、楤木、刺五加各30g,核桃枝15g)。水煎剂,口服每日一剂,煎2次分服。疼痛者加元胡;黑便者加三七60g,当归、白芍各30g;体虚者加五味子15g,黄芪、党参、香附各30g,共治疗胃癌50例,总有效率52%[13:359~360]。
功用主治:
镇痛,止咳,利尿解毒。治胃肠疼痛,黄疸,水肿,疥癣疮肿,蛇虫咬伤。
①《中国药植志》:"治胃肠疼痛及溃疡。外用为疥癣药及消肿药,以生汁涂布之。"
②《山西中药志》:"下心火,退烧解热,消炎杀菌,镇痛镇静。"
③《四川中药志》:"治肝硬化,皮肤结核,脚气病,胆囊病及水肿黄疸。"
④《陕西中药志》:"治毒蛇咬伤,止疼消肿。"
⑤《北方常用中草药》:"有镇痛,止咳,杀菌,利尿,解疮毒之功。治急慢性胃炎,胃溃疡,腹痛,泻痢,咳嗽,肝硬化腹水。"